Annie Leonard 最近的環保小短片:The Story of Electronics
讓曾經在科技產業工作10年的粉絲頭,覺得心有戚戚焉
因為沒能在網路上找到中文字幕的版本,我就來用自己的文字,跟大家解釋一下影片的內容
故事的開始是有一天Annie找不到她電腦的充電器
打開抽屜卻看到各式各樣的糾結在一起的充電器
Annie覺得這樣的設計其實是有問題的,根本就是做來讓人沮喪的 Design for The Dump
(下圖)現在電器產品的銷售方式根本就不鼓勵使用者長時間使用一個電器產品
如果DVD壞掉了,修理的費用(50美金)竟然比買一台新的DVD(38.99美金)還要貴
(PS:最近粉絲頭的爹也因為同樣的原因買了一台新的印表機,唉~)
到底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呢?
因為商人希望可以讓產品的銷量增加以增加獲利,當然會希望消費者縮短每一個電器的使用時間
為了滿足這樣的產量,所以要大量的開發自然資源(伐木或採礦)
再把物資送到工資低廉的工產進行生產與組裝(下圖),生產過程中再加入不同的化學毒素
所以美國的矽谷其實可以說是美國"最毒的"城市了
根據IBM的調查,因為接觸太多的有毒物質
這些製作電腦晶片的線上作業員,女性的平均流產率會比一般人高40%
而且不論男女,得到血癌、腦癌、腎臟癌的機率都明顯的高出一般人
(下圖)因為消費者總是被總總奇怪的因素強迫要買新的電器產品
家裡就會堆滿了這些其實只要稍加修理就可以用的電器產品
(其實這些電氣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繼續釋放毒素給使用者)
(下圖)也許你會想:那把這些電氣產品送去清潔隊回收總可以了吧?
其實這也不過是把我們花錢買來的毒素再送出門罷了
(下圖)這些所謂的"可回收電器產品"會被送到比較落後的國家進行回收的工作
根據Annie實際參訪的經驗,這些國家的工廠拿到這些報廢的電器後
會用簡陋的工具直接將電器破壞,然後只取出最有價值的部份
剩下的,也是放一把火燒了,當然這些污染物就直接從進了落後國家人民的身體裡
根據統計,每一年約有2500萬公噸的科技廢棄物( e-waste)是用這種方式被燃燒掉的
其實說穿了這些商人只是設法把自己應該負擔的"成本"轉嫁出去,讓其他人負擔
因為商人不願意付出成本讓產品變的更健康,所以線上的作業員就要付出他們健康
因為商人不願意花錢設計不汙染環境的產品
所以仰賴土地維生的人也要因為水質被污染而付出他們的健康
(可是誰吃的植物不是從地上長出來的?)
在這種惡性循環下,Annie提出來一個解決方案- Product Take Back
有就是說如果電器產品故障或報廢了,請這些廠商自己把自己生產的東西拿回去
(影片裡的CEO開車回家,被廢棄淹沒那一幕很好笑!)
如果是這樣,生產的公司自然會想辦法讓產品可以使用更久、更少污染、更多可以回收的部件
也許他們會增加模組化的設計,當產品故障只需要更換某一個零件,不需要整組丟掉
也或許可以來辦個比賽,讓消費者知道哪各品牌的東西最耐用
除了要求生產廠商,當我們要拿東西去回收的時候
也可以設法確認這些廢棄物不會被出口到落後國家
同時花錢採購時,只選擇最環保的商品
最後Annie提醒大家集結公民社會的力量
一起要求廠商把本來讓人沮喪的設計 Design For The Dump
變成為了使用更久而做設計 Design For Last
這個影片的贊助者是一個電器產品回收聯盟 Electronics TakeBack Coalition
http://www.electronicstakeback.com/home/
他們的網站上有蠻多有用的資訊,可是現在已經快中午12點了
改天再跟大家介紹,今天就先寫到這裡囉~
resource Electronics TakeBack Coalition
plurk 討論區..............................................................